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送女上大学 京东大鼓_送女上大学

tamoadmin 2024-09-15 人已围观

简介1.“冯巩之争”背后,国足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冯巩屡试不爽2.董湘昆的人物经历3.好戏登场的往期节目4.求音乐:郭东林的,歌词火红的太阳刚出山5.白全福的为人解难京韵大鼓是天津曲艺中的一个主要曲种。京韵大鼓又名小口大鼓,该曲种前身原是怯大鼓,后经钟万起、于德逵等人的改革,将唱词改为京口上韵,腔调翻新,变为京音大鼓。后经不断改革,才最后定名为京韵大鼓。二、三十年代以来,男女艺人如雨后春笋,进一步确

1.“冯巩之争”背后,国足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冯巩屡试不爽

2.董湘昆的人物经历

3.好戏登场的往期节目

4.求音乐:郭东林的,歌词火红的太阳刚出山

5.白全福的为人解难

送女上大学 京东大鼓_送女上大学

京韵大鼓是天津曲艺中的一个主要曲种。京韵大鼓又名小口大鼓,该曲种前身原是怯大鼓,后经钟万起、于德逵等人的改革,将唱词改为京口上韵,腔调翻新,变为京音大鼓。后经不断改革,才最后定名为京韵大鼓。二、三十年代以来,男女艺人如雨后春笋,进一步确立了京韵大鼓在曲艺中位居冠首的地位,并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刘宝全曾从天津老艺人王庆宏学艺,加之他个人的天赋与勤奋,使他成为京韵大鼓一代巨擘 ,并有'鼓王'之称,蜚声曲坛50年而不衰。白云鹏多演子弟书,其艺术特点以小、俏、细著称,独树一帜。张小轩风格粗犷沉着,气力充沛,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在唱段收尾时戛然而止,使人感到余韵不绝,别具一格。

以后又有女艺人小彩舞(骆玉笙)崛起于鼓坛,她根据自身特点,兼容刘、白等人之长,创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特别在低音方面吐字真切,声腔清楚,为一般女艺人所不及。小彩舞因此成为曲坛女鼓王,执天津曲坛牛耳三、四十年之多。骆玉笙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仍偶尔登台献艺。此外,当年天津还有大鼓票友,较著名者有李石如、冯质彬。

京东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之一,属板腔体鼓曲,起源于北京以东的河北宝坻(今属天津市)、香河地区,于20世纪20年代确立于天津。

京东大鼓以说唱长篇鼓书见长,艺人自击鼓板,使用三弦伴奏(后来加入了扬琴)。唱词基本格式为七字句(二、二、三),但常在段落首句前加三字头(如“表的是”等),句中也常嵌入字、词及短语,句尾常加“哪”、“啊”等虚字。京东大鼓原始腔调比较简单,后经艺人们创造、丰富,发展到约二十余种腔调。

代表艺人

刘文斌(1890-1967),又名李存有,天津宝坻县人。刘文斌年轻时为了谋生在天津撂地演出,并于1935年将自己所表演的曲艺形式定名为“京东大鼓”。他的嗓音粗犷宽亮,表演纯朴,富有特色,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京东大鼓艺人。除了对京东大鼓的板式、唱腔进行加工、创新,他还将其它曲种的许多曲目移植到京东大鼓中。

董湘昆(1927-),又名董庆永,天津宝坻县人,刘文斌的业余弟子之一。董湘昆在刘文斌唱腔特色的基础上,将宝坻方音改用京音,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当代生活的新曲目,并培养了众多专业和业余表演者,使京东大鼓的影响扩大到中国各地,也使带有刘文斌韵味的“十三咳”等唱腔流派成为京东大鼓的最主要流派。

代表曲目

《杨家将》、《包公案》、《武家坡剜菜》、《劝人方》、《送女上大学》等。

“冯巩之争”背后,国足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冯巩屡试不爽

《送女上大学》

演唱:董湘昆

词:董湘昆、寇庚儒

作曲:董湘昆、寇庚儒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

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一个老汉一个青年

张老汉今年有五十多岁,后跟他的女儿叫张桂兰

那桂兰穿红格的衬衫多么好看,制服的裤子是学生蓝

漆黑的头发两个小辫,绿帆布的书包挎在身边

张老汉是青布裤子白布褂,实纳帮儿的夹鞋在脚上穿

身体健康黑红的脸,他挑着担子走在前哪啊

你别看这个扁担,两头儿窄当不间儿宽

不搁上载儿是也不弯,要搁上载儿

两头儿颤那个当不间儿掂,分量再重也不压肩

那张老汉送他的女儿把大学上,特意给桂兰把行李担

一气走了有十几里,桂兰要接扁担

让爹爹歇会抽袋烟,这老汉说这担子怕你挑不动啊

担心孩子你把路走偏,桂兰说千斤的重担我能挑起

革命大道我勇向前

扩展资料:

《送女上大学》是董湘昆先生的代表作,前后改了十三遍才最终定稿。《送女上大学》原名《一条扁担》,情节简单,以张老汉挑着行李送女上大学路上的对话为故事,以一条扁担为线索,倒叙穿插不少生活片段,反映了一个农民的革命斗争和翻身建设的不凡经历,颂扬了***领导的开国建国的丰功伟绩。总长十三分钟多,全部唱腔,无一句道白。包括最后一部分的变调,综合了本曲种的主要技巧精华,艺术上达到了峰巅。

董湘昆的人物经历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这回 体育 界的冯潇霆和文艺界的巩汉林却在网络上来了一出“冯巩之争”,直接引发热议无数。

为什么巩汉林突然在访中聊起国足呢?除了这次大年初一国足输给越南太扎眼之外,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相声小品界与中国足球有着长达三十多年的缘分,在很多年里国足都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

作为演小品的相声演员,巩汉林自然也继承了这种缘分,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就把国足挂在了嘴边。

一、那些年,他们都调侃过国足

1991年春晚,牛群冯巩《亚运之最》

背景:当时的国足还是亚洲一流强队,1987年汉城奥运会预选赛上客场完胜日本闯入决赛圈,1988年亚洲杯殿军,主教练高丰文获得二十佳教练荣誉。1989年世预赛只差一步到罗马。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输给泰国。

那时候的国足战绩称得上毁誉参半,因此牛群冯巩的调侃也有褒有贬。

“亚运会期间,什么最香?亚运村的饭菜最香!”

“什么最臭?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那一脚最臭。”

“什么话最伤人?有些球迷的话最伤人,足球队,脚太臭,不如回家卖土豆。”

“什么话最感人?”

“主教练高丰文和他的队员们说出话来最感人,是我们伤了球迷的心,只要他们解恨,就把我们拉出去打一顿,打个遍体鳞伤,只要别把我们打死,因为我们还要踢球,还要为祖国尽一下我们的微薄之力啊。”

这段调侃水平很高,贬不恶俗,褒有感情。

1991年春晚,姜昆唐杰忠《着急》

姜昆演绎了一个性子特别着急的人,看歌舞、新闻、电视剧都很着急。

唐杰忠劝他:要不你看看球赛?

“中国队干踢不进球,你不着急啊!”

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的,真实反映了中国队在亚运会零比一输给泰国队时的赛况,全场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围攻泰国队大门,打得泰国队满场只有两脚射门,结果中国队射门无数却干踢不进球,让人着急。

1993年春晚,牛群冯巩《拍卖》

背景: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受上海大众邀请来中国队执教,他带来了一些德国足球文化,留下了一些经典语录:你要不知道把球往哪儿踢,就往对方门里踢。

1992年亚洲杯中国队获得季军,上任五个月的施拉普纳备受推崇,他得到了一个亲切的外号“施大爷”,于是他也被邀请到了春晚现场。

牛群直接把施大爷推到了白求恩的高度: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足球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还是冯巩实在:这是远道和尚会念经的精神。

牛群在相声《拍卖》里的一件拍品是施拉普纳的白头发:这根头发是为了中国足球变白的,我们要把它留在中国。

冯巩继续调侃:施大爷请放心,我们就不多留了,毕竟您脑袋上也不富裕。

最后底价七千元的一根白头发“拍卖”了五万,看情况好像是赵本山喊的价。

1996年春晚,姜昆戴志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背景:1994年甲A联赛开启,1995年“足球热”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球市火得一塌糊涂,成都保卫战诞生了“雄起”口号,四川全兴保级成功后球迷们的泪水和辽宁队降级后孙贤禄的眼泪都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与此同时,足球商业比赛也是如火如荼,AC米兰、佩纳罗尔、阿森纳、桑普多利亚等队都兵败工体,于是“工体不败”的口号也喧嚣一时。

姜昆戴志诚本来准备的相声主角是北京国安队,但随着联赛落幕上海申花夺冠,于是创作团队奔赴上海推倒重来。

这段相声给后世留下最深影响的不是相声本身,而是节目最后北京国安队全体上台时打出的条幅:国安永远争第一。

这大概是唯一一段完全以足球为主题的相声,承载了中国足球最火爆的记忆。

19年春晚,牛群冯巩相声《两个人的世界》

背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女足第一次在世界大舞台上惊艳了全国观众,孙庆梅、施桂红、赵利红、韦海英、孙雯、刘爱玲、高红等女足明星闪耀赛场,尤其是半决赛大逆转绝杀巴西队让人看得如痴如醉,一块银牌大概是中国足球前无古人的成绩。

也是那次,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横空出世,他的“中国队该进球了”让人热血澎湃。

其实,在此之前牛群冯巩就曾在其他节目里夸赞过女足,但当时女足并没有引起全国观众的注意。19年春晚就不一样了,女足是热点话题。

“知道为什么中国女足在这回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拿到一块银牌吗?就因为球场上少了一个男的。”

“知道为什么男足这些年连亚洲都冲不出去吗?就因为绿茵场上少了11个女的。”

一语成谶,当年的调侃如今居然还能套上。

1998年春晚,黄宏宋丹丹小品《回家》

背景:19年世界杯亚洲十强赛,中国队的表现让球迷哭一会儿又笑一会儿再哭一会儿,其中最深刻的记忆是第一场主场2:4被伊朗队大逆转,当时电视机还很贵,但真有不少球迷砸了电视。

当中国队连胜两场峰回路转后,主场2:3输给卡塔尔,响彻金州 体育 场的“换李铁”成为最大的败笔。

最讽刺的是,中国队主场失败之后还没丧失希望,只要赢下最后两场一样可以出线,但中国队不可思议定下了保平争胜的战术安排,随着范志毅踢丢点球一比一战平沙特后国足被淘汰,自己放弃了最后的机会,直到今天笔者依然不明白这个脑回路是怎么设计的。

可能就是因为这次十强赛的失败太过于憋屈,于是宋丹丹在小品里替全国球迷喊了一句“中国足球,何日出头!”。

黄宏: 大过年的把足球还整出来了,这不给咱添堵吗?这一年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世界杯,天天喊着能出线,到后来,狗戴嚼子瞎胡勒。

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那一年的憋屈至今难以释怀。

1998年春晚,牛群冯巩相声《坐享其成》

可能是因为比赛太窝火,牛群冯巩没有敞开砸挂国足,只有两句词。

冯巩拉着洋车:“嘿!就这速度,我还真找着一点高峰的感觉。”

牛群:“没错,中国足球队要有你这速度早出线啦!”

1999年春晚,郭达、蔡明、郭冬临小品《球迷》

背景:1998年世界杯中国队没份儿,但他们在世界杯前热身赛上一比一战平韩国,马明宇攻入也许是国足 历史 上最精彩的一个进球,顺便还报销了韩国队头号杀手黄善洪。所谓的“恐韩症”就是那几年炒作起来的,但那一年中国队两次打平韩国且不落下风。

英国人霍顿执掌的中国队在1998年的成绩相当不错,东亚四强赛客场完胜日本拿到亚军,1998年亚运会上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铜牌。不仅成绩不错,年轻小将们的活力更是给球迷带去了希望,李金羽先后展示了弯弓射大雕、拔剑和游泳各种进球庆祝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年底的国际足球排名,中国队凭借一年的优秀战绩高居第37名,上面两名是比利时和葡萄牙,如今看起来恍如隔世。

郭达蔡明郭冬临的小品虽然叫《球迷》,但其主题是夫妻关系,足球的调侃是其中的佐料,经典台词没记住,但记住了当时球迷们对国足的期望依然非常高。

2000年春晚,冯巩郭冬临《旧曲新歌》

背景:1999年女足世界杯,铿锵玫瑰绽放美利坚,尤其是半决赛狂胜女足霸主挪威一战更是酣畅淋漓,刘爱玲和孙雯成为最耀眼的双子 星座 。

前任中国足协副王俊生说过,99年的玫瑰碗决赛他坐在台上,那是足球带给他的最荣耀时刻。

春晚上女足成为主角之一,冯巩和新搭档郭冬临用一段改编版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献给女足:你看这个球,它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啊,狗不理的包子它没有这么圆。刘爱玲,要接扁担,让孙雯歇会抽袋烟,孙雯说,我起脚就要把门射啊,射完门,咱再抽烟呐。孙雯这只脚那是威力无边,它两头窄那个当不间宽,不搁上球,它也不颠,搁上了球,是两头颤那个当不间颠,多刁的角度也射不偏呐。

2002年春晚,冯巩、郭冬临、陆鸣相声《台上台下》

背景:2001年世界杯十强赛,米卢率领中国队一路凯歌 历史 性闯进世界杯,创造了 历史 也燃爆了全国,无需多言,如果春晚上没有国足反而是不正常的。

稍显尴尬的是,郭冬临的台词太捧了: “说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中国足球终于出线啦。中国足球队呀,那是亿万人牵挂,几代人前仆后继青丝变白发。进入世界杯,我看谁都不可怕,甭管巴西土耳其还有哥斯达黎加,咱们都不服他,场场踢他们3比0,大伙说好吗?那就这么定啦!”

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三场输了9个球,虽然战绩不佳,但冲出亚洲的那一刻能让人怀念很久,怀念那满城的红色海洋。

2008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刘流小品《火炬手》

背景:虚火过后的国足在04年亚洲杯上屈居亚军,随后在中超时代开始沉沦,亚洲杯十强赛进不去了不说,国内职业赛场上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以忽悠闻名的赵本山也被人忽悠进了赛场,结果很快就铩羽而归。

“什么运动看着最揪心?”

“足球!”

“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

“中国足球!”

宋丹丹的砸挂多少也算给赵大叔出了口气。

2010年春晚,冯巩、邵峰、闫学晶、韩雪、杨松小品《不能让他走》

背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已经让球迷们对国足失去了信心,国内赛场“赌黑”猖獗一时,中国足球处于寒冬之中,让人看不到希望。

就在过年前几天,高洪波率领年轻的中国队在东亚四强赛上三比零大胜韩国,一举击破恐韩症,邓卓翔等年轻队员的表现给了球迷巨大的信心和惊喜。黄健翔在比赛后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过年喽”“放炮去喽”代表了球迷们的心情。

“老爷子我们就要赢了!对方已经罚下俩球员了!”

“就是罚下仨!咱也赢不了!你挡不住咱踢球往自己球门里吊啊!”

“没错!咱们的队伍里潜伏了他们四个余则成啊!”

“啊不!老爷子!咱们赢了!东亚四强赛,男足三比零胜韩国队啦!”

“真嘞?”

“真的!”

“对方不是女队吧?”

“男队”

“三十二年了!早干啥去了!”

“没关系老爷子,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中国足球,从此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就在这次春晚后不久,中国足球进入了金元时代,冯巩的最后祝愿在当年看来是信心满满,如今再看却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纸醉金迷的南柯一梦。

除了这些春晚上的相声小品外,冯巩在相声《我错了》里也曾调侃过国足:中国足球队才是好样的,十几年来就是不冲出亚洲,那才是真的谦虚 。

此外,贾旭明张康、石富宽杨蕾等人也都曾在各个节目里调侃过国足。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冯巩之争”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在 历史 上调侃国足最多的人是冯巩,国足的梗在他那里屡用不爽。当然,冯巩的作品里对国足还是以鼓励性质的调侃为主。

二、为什么国足会成为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

2、成绩不稳定,成绩长期不好,自然容易被拿来砸挂。一旦成绩好了,那就是惊喜,自然也容易被拿来当素材。

3、安全,国足成绩好的时候不论怎么调侃都没事,成绩不好的时候砸挂也不会引起多大问题,毕竟有无数球迷撑腰。

综上,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里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在未来,这种现象依然不会发生改变。

最后,还是再次用一下冯巩的台词吧: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中国足球,从此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如果我不能在你失败时支持你,那我如何在你成功时说爱你。

好戏登场的往期节目

董湘昆(1927~2013),男,原名董庆永,天津宝坻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京东大鼓演员、著名工人曲艺家。

从1952年开始在印刷行业基层工会文工团以相声、曲艺剧、单弦、京东大鼓、清唱、河南坠子等形式进行演出。1953年参加天津广播电台业余广播曲艺组学习演唱。同年,他担任文化宫和平区工人俱乐部业余曲艺团团长。此后他到天津艺术学校戏剧班学习,毕业后演出话剧、曲艺剧,后来侧重于京东大鼓演出。

演绎生涯

拜师

1954年拜刘文斌为师,专攻京东大鼓。 他不仅在继承老一辈艺人的唱腔和表演风格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他嗓音宽厚、发音甜润、字眼清楚、乡土味浓,赶板、垛字、闪眼、落字、窍口灵巧。他的演唱朴实真挚,刚健稳重,充分表现了京东大鼓淳朴健康、豪放爽朗、顿挫分明、抑扬有度的艺术特点。为了使这一曲种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他还对唱腔不断进行加工和丰富,发展出了一种能够适应新事物的“董派京东大鼓”。

二十多年来,在天津市历届职工业余文艺演出中,他的演出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称赞。1956年董湘昆参加全国职工曲艺会演和全国会演、全国调演,《模范孙桂珍》、《白雪红心》、《送女上大学》获奖后出版唱片。1980年被推选为区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曲协理事,同年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1982年在从事舞台生活30周年纪念会上获天津市文化局和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业余曲艺家”称号,并获得全国工会积极分子奖章。

2010年3月1日,他以83岁高龄参加了河西区文化局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鼓曲专场,在演出上演唱了京东大鼓传统曲目《拆西厢》。2010年6月14日,他当年二度登台,参加了群众艺术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专场,表演了全国听众耳熟能详的一段作品《送女上大学》的选段,得到了台下观众强烈的呼应。

活动年表

2005年7月29日,农历乙酉年六月廿四日晚,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天津专场演出在京上演。

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天津曲艺专场演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亮相。这台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演的优秀节目精彩纷呈,既不乏展示天津丰厚曲艺底蕴的保留节目,也有不少富于时代特色的新创作品,带给首都观众美好的艺术享受,演出现场不断响起掌声、欢笑声,专场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李树文,天津市委副书记刘胜玉,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覃志刚,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肖怀远,中国曲协刘兰芳,副黄宏等出席并与首都千余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领导同志登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

天津是我国北方曲艺的发祥地,是闻名全国的曲艺之乡。为了充分展示天津的曲艺风,第五届中国曲艺节组委会专门邀请天津组成曲艺专场进京演出。根据天津市委宣传部的安排,天津市文联、天津市文化局等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调集天津市专业业余优秀曲艺演员排演了这台构思新颖、内容丰富、曲种多样,新作品与传统作品交相辉映的专场演出。

专场演出

第五届中国曲艺节专场演出,演出在刘渤扬、刘迎、李玉萍、王建梅、陈丽华、郑菲六位曲艺新秀表演的主题曲《津门曲坛花似锦》中拉开帷幕,体现出天津曲坛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青年鼓曲演员冯欣蕊、张楷、王哲、王莉相继登台献艺,演唱了《丑末寅初》、《秋红赋》、《宝玉娶亲》、《黛玉葬花》,四位文艺新星的出色表现,先后掀起场内高潮。

相声演员刘俊杰、王宏的戏曲伴奏相声《玉堂春》,相声演员佟有为、马树春的相声《新编卖挂票》给观众带来开心的笑声。中年鼓曲演员籍薇、刘秀梅、郝秀洁、高辉表演了《二泉映月》、《骏马赋》、《百亭争秀》、《春来了》等获奖佳作,醇厚的韵味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张志宽、李少杰、王佩元的快板书《千古绝唱》,韩宝利等演奏家的七音换手联弹等特色节目令人耳目一新,大受欢迎。宋丹红、郝建华、郝建强、张杰、张万年和年仅7岁的小演员勾煦阳的串场节目活跃了现场气氛。演出最后,老艺术家花五宝、王毓宝、苏文茂、董湘昆等率众弟子登台,共庆第五届中国曲艺节举行,全场报以热烈掌声,把晚会推向高潮。

去世

2013年5月26日11:30在天津去世,终年八十六岁。

求音乐:郭东林的,歌词火红的太阳刚出山

好戏登场_2015-02-28 小帽《探妹》、传统戏《双锁山-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26 小帽《耍钱五更》、传统戏《古城会》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23 小帽《江南送情郎》

好戏登场_2015-02-17 传统戏《双锁山-下》、《西厢写书》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16 说唱《擦皮鞋》、小帽《柴郡主送饭》、传统戏《西厢写书-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13 传统戏《包公赔情》 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12传统戏《蓝桥-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10小帽《八月探妹》、传统戏《西厢观花》、《富贵九子图-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09 传统戏《韩琦杀庙》《富贵九子图-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07传统戏《蓝桥-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06传统戏《张郎休妻-下》、《包公断后-中》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05传统戏《蓝桥-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03二人戏《梁祝下山-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2-02西河大鼓《老来难》、传统戏《包公吊孝》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30小帽《十三月古人名》

好戏登场_2015-01-29传统戏《天公报》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27小帽《绣云肩》、传统戏《禅宇寺》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26传统戏《包公赔情-下》

好戏登场_2015-01-24传统戏《寒江关-下》

好戏登场_2015-01-22传统戏《密建游宫-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20传统戏《寒江关-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19传统戏《铡美案》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16小帽《十比十爱》、《韩琦杀庙》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14二人戏《墙里墙外》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13传统戏《西厢写书》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10传统戏《包公断后-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08小帽《啰嗦五更》、传统戏《井台认母》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06传统戏《白蛇传-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05传统戏《猪八戒拱地》、《白蛇传-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5-01-02传统戏《包公赔情-诉功》、小帽《十三月古人名》

好戏登场_2014-12-30传统戏《秦香莲-怒铡陈世美》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29小帽《江南送情郎》

好戏登场_2014-12-23传统戏《双锁山-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22传统戏《双锁山-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18传统戏《双锁山-丹凤岭收妻》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17小帽《劝赌五更》

好戏登场_2014-12-12小帽《下盘棋》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11传统戏《包公断后-诉情》、《密建游宫-西宫会》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08小帽《三国英雄名》

好戏登场_2014-12-05传统戏《西向下书》、《禅宇寺-伍子胥救主》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2-04传统戏《井台认母-盘家乡》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28传统戏《包公吊孝-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27传统戏《包公吊孝-上》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26传统戏《张郎休妻》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25说唱《擦皮鞋》、小帽《绣八仙》

好戏登场_2014-11-24传统戏《西厢听琴》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19小帽《摔西瓜》

好戏登场_2014-11-18传统戏《蓝桥》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17传统戏《蓝桥》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13传统戏《禅宇寺-马国母投井》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07传统戏《秦香莲》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1-06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

好戏登场_2014-11-03传统戏《张郎休妻》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0-30小品《躲礼》

好戏登场_2014-10-29传统戏《包公赔情-诉功》

好戏登场_2014-10-24小帽《八月探妹》

好戏登场_2014-10-23传统戏《西厢写书》选段、说唱《报站名》

好戏登场_2014-10-20京东大鼓《大悬话》

好戏登场_2014-10-16传统戏《杨二舍化缘-下》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0-15传统戏《双锁山》、《杨二舍化缘》选段

好戏登场_2014-10-09小帽《下盘棋》

好戏登场_2014-10-08传统戏《西厢写书-下》

好戏登场_2014-10-07传统戏《西厢写书-上》

好戏登场_2014-06-07 二人转放风筝 小品躲礼

好戏登场_2014-06-14小品《搞笑沙家滨》

好戏登场_2014-06-21 魏三 郝大勇拉场戏《谁怕谁》

好戏登场_2014-06-28 武大郎欢唱开店 现场观众乐翻天

好戏登场_2014-07-05 “包公断后”选段“别窑”

好戏登场_20140712:包公断后选段别窑 大西厢

好戏登场_20140719:二人转江北送情郎 楼台会

好戏登场_20140726:马前泼水经典选段 赵石匠拜花堂

好戏登场_20140802杨八姐游春要彩礼选段 董明珠月牙五更

好戏登场_20140809:猪八戒高老庄骗大嫂 经典二人转新演绎

白全福的为人解难

这是二三十年前广泛流传的一段曲艺节目,西河大鼓,名字是《送女上大学》

歌词是: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

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一个老汉一个青年。

张老汉今年有五十多岁,后跟他的女儿叫张桂兰。

那桂兰穿红格的衬衫多么好看,那制服裤子是学生蓝,

她漆黑的头发两个小辫,绿帆布的书包挎在身边。

张老汉是青布裤子白布褂,实纳帮儿的夹鞋在脚上穿,

他身体健康黑红的脸,挑着个担子走在前哪啊。

“我说爹爹呀,旧社会您用它挑着要饭,

风里来雨里去受尽了熬煎,狗汉奸用扁担曾把您老人家打呀,

夺扁担抗您入了牢监,阶级愁民族恨充满了血和泪,

桂兰我呀,桩桩件件都记在了心里边。领导我们工农闹革命,

爹爹您挑着扁担送救伤员,化妆小贩进聚点儿,

用把敌人的炮楼儿端。千里雷鸣万里闪,

领导咱们打下了江山。

斗争地主分天地,趋走了愁容换笑颜。

您用它挑过亩产千斤收稻,卖余粮把这条扁担给压弯。

人民公社大道宽又广,爹爹您挑着担子走在前。”

这桂兰越说越高兴,伸手又要接扁担,老汉二次又把她拦。

老汉说:“还有件事情我没跟你讲,今天送你我要用的这个扁担。

我用它也曾送人把大学上,那次是在四三年。

送地主的儿子把书念,他骑着大马走在前。

他让我挑牛腰粗的铺盖卷,后边还挂着一个大网篮。

我肚内空空腿发软,哪容汗换换肩。

怒火填胸我把牙咬碎,长夜漫漫盼春天。

这扁担铭刻着愁和恨,现在我挑着担子心里头甜。

桂兰你上大学是贫下中农把你推荐,这真是两个社会两重天。

劳动人民本色要不能变,要努力做到又红又专。”

桂兰说:“您的话有千斤重,句句记在了我的心间。

把这副重担交给我,我一定要接好这革命班。”

这时节,通红的太阳当头照,照红了大地照红了山。

照红了姑娘照红老汉,爷儿俩赶路奔向前啊。

扩展资料:

《送女上大学》是董湘昆先生的代表作,前后改了十三遍才最终定稿。

《送女上大学》是董老的代表作,前后改了十三遍才最终定。

稿。《送女上大学》原名《一条扁担》,情节简单,以张老汉挑着行李送女上大学路上的对话为故事,以一条扁担为线索,倒叙穿插不少生活片段,反映了一个农民的革命斗争和翻身建设的不凡经历,颂扬了***领导的开国建国的丰功伟绩。总长十三分钟多,全部唱腔,无一句道白。包括最后一部分的变调,综合了本曲种的主要技巧精华,艺术上达到了峰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半叶,中国文艺园地以“样板戏”为主。而一下子出现了一段艺术造诣这么高的曲艺段子,自是耳目一新。当时高音喇叭反复播放,家喻户晓。

在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冯巩和郭冬临以此演绎的小品相声剧《旧曲新歌》获得了当年曲艺及其他类别的一等奖。

京东大鼓流行于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的部分地区。在不同时期和地方有过不同的称谓,先后有京东怯大鼓、乐停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乐亭调大鼓、四平调大鼓、乐亭大鼓(与流京东大鼓表演行于河北唐山一带的乐亭大鼓名同实异)、铁片大鼓、铁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十数个名称。其中尤其乐亭调大鼓在河北成名时间久长。

京东大鼓的主要乐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挟铜板,右手击鼓外,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由于伴奏及曲调简单,演出全凭演员的演唱功夫和击鼓技巧。因此易学也易记,故使京东大鼓在津演唱十分普及。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天津的群众文化相当普及,京东大鼓时常作为一种文艺汇演的表演项目。尤其是印刷工人董湘昆的演唱,声情并茂,质朴无华,并常常自编自演一些曲目,深受天津广大群众的欢迎。

冯巩、郭冬临在央视春节晚会上表演相声,郭冬临学唱:“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映红了半边天……”您可知道他学唱的是哪个段子?这是《送女上大学》,作者和首演者都是董湘昆。多少年来,他演唱的京东大鼓在全国首屈一指,无人可比。须知,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专业曲艺演出团体多次调他,他都婉言谢绝。他已经79岁,可是还经常出现在小花园里,为老大爷、老太太们唱上几句。他的不少徒弟在专业演出团体,如全总文工团的杜来(后从事创作);天津市曲艺团的郝德宝等。我为何要介绍董先生?因为,一次他收王毓宝的儿子王大海(现任吉林省曲艺团团长)为徒,收徒拜师仪式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举行,许多老艺术家不但参加了,还表演节目助兴。苏文茂使了一个多年未说,几近失传的一个段子:《青梅煮酒论英雄》。参加仪式的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笑声。白全福目不转睛地看着苏文茂,听得很是全神贯注。苏文茂说完了,白全福也像大家一样热烈鼓掌。仪式结束后,白全福和一位曲艺作家走在一起。苏文茂从后边跟了上来,问:“三叔,您听我说的这块‘活’怎么样?”白全福冲苏文茂点了点头,又一笑:“嗯。”而在这时,有人叫走了苏文茂。白全福问身边的那位作家:“刚才,文茂说什么了?”作家高声说“哦,他问您他使的这个段子怎么样?”他又问:“文茂使的哪个段子?”作家笑了:“敢情您什么都没听见呀?”他说:“我今儿忘了戴助听器。”这也太可笑了。是的,白全福的听力不好,别看他在台上和常宝霆配合相当默契,而且搭档年头之久,是相声史上为数不多的黄金搭档之一,但,最为可贵的是他的听力变坏之后,照说相声不误。这怎么说呢?“捧哏”的翻“包袱儿”关键是尺寸,甚至声音大小,都要根据“逗哏”的状态来决定。而且,那时也没有隐藏式的助听器。可是绝啦,他是靠看常宝霆的口型来“量活”,从来也没有出过差错,足见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舞台经验。

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艺名:叫“飞不动”。用天津卫话说这个艺名:哏儿!可他为什么有这个艺名呢?在前文曾说了北京“天桥”的“八大怪”,“穷不怕”朱少文为“八大怪”之首。须知那是第一代“八大怪”,以后还有第二代、第三代。 第三代“八大怪”,有“大金牙”:名焦金池,因口内镶有一颗金牙,所以人称“大金牙”。他是拉洋片中资格最老、观众最多、唱功最好的民间艺人;“大兵黄”:本名黄才贵,后改名黄德胜,卖药糖的;“沈三”:名沈友三,靠摔跤卖艺者,是上世纪30年代北京跤坛的头把金椅;“蹭油的”:名周绍棠,卖药皂的,见到有人身上有油渍,他就用药皂给人家蹭,而且唱:“蹭呀,蹭呀,蹭油的呀……”油蹭掉后,凭人家给钱,给多给少都可;“顶砖拐子”:一条腿残疾,无论盛夏,还是严冬,他总是袒胸露背跪于地,头顶二十余块青砖,重近百斤,闭目合掌,一言不发。地上放有一张纸,上写“拐子要钱,靠天吃饭,善人慈悲,功夫难练”十六个字;“赛活驴”:名关德俊,他自己制作一副驴形道具,表演各种驴的动作,如“驴子散花”、“驴尥蹶子”、“驴失前蹄”等。妻子与他合演,唱莲花落;焦德海、“大狗熊”(即孙宝才):他二人说相声。以上已经是8人了,可是还有一位:“云里飞”。为什么成了9人?因为对哪八人为“八大怪”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没有“顶砖拐子”,有的认为没有“大狗熊”,但,无论是那种说法,居“八大怪”之首的还是“云里飞”。怎么第三代“八大怪”中又一个“云里飞”呢?

此“云里飞”乃是第一代“云里飞”的儿子白宝山,所以又称“小云里飞”。

“小云里飞”曾在“富连成”戏班坐科,学净角,当时曾用艺名白喜奎。后协助父亲“云里飞”唱“滑稽二黄”,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兰。他在“天桥”的三角市场演出,有自己的场子,上搭席棚,场子里摆了几排板凳,台帘是一块“德寿堂牛黄清心丸”的广告。应该说这个场子在当时的“天桥”属于上乘,很是风光。他的表演,以戏曲为主,相声为辅,满场作戏,随时“抓哏”。他戏路子很宽,一个人可以串演生、旦、净、末、丑等不同的行当。他也能翻跟头,光着脑袋靠着地,一口气连翻50个跟头,他常翻脑键子,头顶上竟磨出一道凹痕来。他常演出的《捉放曹》、《落马湖》、《豆汁计》、《打面缸》等几十出戏,既是京戏,又有相声“说学逗唱”的特点,很受观众欢迎。曾有人写诗赞他:“小戏争看云里飞,褴衫破帽纸盒盔。诙谐百出眉开眼,惹得游人啼笑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事过多年,侯宝林多次提到此事。并且,已经成了“相声大师”的他,只要到天津,就一定去看望这个师弟。相声业内,也都知道,侯宝林是一个始终不忘旧情的人。在这点上,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